为了让孩子们在指尖创造中感受手工之趣、在安全课堂上筑牢防护意识、在运动竞技里释放活力激情,7月17日,“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桃峪村继续开展支教活动。
巧手生花:折纸里的奇妙世界
课堂上,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走进折纸的趣味天地。从千纸鹤展翅欲飞的灵动,到小狗造型憨态可掬的萌趣,再到青蛙能蹦跳的巧妙机关,队员们一步步示范折叠步骤,讲解边角对齐的技巧。孩子们跟着摆弄彩纸,小手指在纸张间翻折穿梭,不时举着半成品询问“这里是不是要折成三角形”,在专注的尝试中,一张张彩纸渐渐变成鲜活的小物件,眼里满是完成作品的欢喜。

安全“童”行:防溺水知识课堂
防溺水学习环节,队员们通过动画短片和情景问答,讲解水边危险的场景、自救的简单方法,还示范了遇到他人落水时如何正确呼救。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听着,积极举手回答“不能独自去河边玩”“要喊大人帮忙”,在互动中把安全意识悄悄记在心里。

活力赛场:球类游戏展风采
室外的分组运动格外热闹。足球组的孩子们追着滚动的皮球奔跑,不时传来“传球”的呼喊;篮球组的小家伙们努力学着拍球,虽然动作稚嫩,却透着不服输的认真。奔跑的身影、欢呼的呐喊洒满场地,汗水与笑容交织,简单的运动里藏着蓬勃的朝气。

这些课程既让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更在运动中收获了协作与快乐。“乡童书韵”服务队将继续用多元课程点亮乡村课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力中成长,让教育的温暖持续传递。
心得感悟
今日的支教课堂,是创造力与安全感交织的温暖场域。折纸课上,彩纸在指尖蜕变的瞬间,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惊喜,让我读懂动手实践的魔力;防溺水课堂上,那一声声“我知道不能独自去河边”的坚定回应,印证着安全意识正在扎根。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陪伴唤醒潜能、用细节守护成长。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张恒源
今日的活动像一串多彩的珠子,串联起孩子们的专注与欢笑。防溺水课堂上,那双双紧盯演示的眼睛,藏着对安全的懵懂认知与认真;球场边,追逐、呼喊、汗水里,是不加掩饰的活力。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生动——不必刻意说教,只需搭建平台,孩子们自会在动手、学习、奔跑中收获成长。这些鲜活的瞬间,正是支教最动人的意义。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张子涵
编辑:张恒源
拍摄:张子涵
初审:徐超
复审:焦丽鹃
终审:胡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