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在安全课堂上筑牢防护意识、在笔墨挥洒中深耕汉字之美、在漂流瓶里寄托纯真心愿,7月20日,“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桃峪村开展了最后一天的支教活动,重点落实“三字一话”推广中毛笔字书写的传承。
安全教育:守护成长的安全防线
安全课堂上,队员们围绕日常安全知识展开教学。从居家防火、防溺水的基本常识,到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的实用技巧,通过情景模拟“发现火情怎么办”等,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孩子们瞪大双眼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参与互动,在模拟演练中牢记安全要点,为成长筑起防护墙。

毛笔字教学:墨香里的汉字传承
作为“三字一话”推广的重点环节,书法课上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毛笔字的书写魅力。先细致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中锋行笔”“提按顿挫”的运笔精髓,从“一”“人”等基础汉字教起,逐字纠正“握笔过紧”“笔画歪斜”等问题,讲解汉字结构的平衡之美。孩子们握着毛笔,感受墨汁在宣纸上晕染的韵律,对照示范字反复练习,在一笔一划中体会汉字的文化底蕴,脸上满是专注与对传统书法的向往。

漂流瓶活动:纸载心愿,情系童心
室外活动时,“纸制漂流瓶”制作与分享温馨开启。队员们准备了玻璃瓶形状的彩纸和画笔,孩子们或写下对爸妈的祝福,或画出对支教队员的不舍,用彩笔勾勒心意。大家举着“纸瓶子”互相展示,分享小秘密,笑声里满是纯真,让爱与不舍悄悄传递。
支教过程中,同学们以毛笔字教学为核心推进“三字一话”推广,在传授技能与情感的同时,于耐心指导中深化文化传承意识,在互动中收获教育智慧。这段经历既是孩子们汲取知识、感受汉字魅力的过程,也是支教同学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文化传承中实现成长的旅程。

心得感悟
七天的支教时光转瞬即逝,回望这段旅程,我们始终围绕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桃峪村的课堂与田野间播撒知识的种子,通过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孩子们眼中的向往与纯粹,教会我们教育的本质是用心传递热爱。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让红色故事与传统文化的火种,在更多角落绽放光彩。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王柯斐
编辑:张恒源
拍摄:张子涵
初审:徐超
复审:焦丽鹃
终审:胡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