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教育在互动中浸润心灵,让红色精神与成长力量在乡村课堂里持续传递,7月18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继续开展支教活动。
手势舞:跟我一起蹦蹦跳跳
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学习“跟我一起蹦蹦跳跳”手势舞。从简单的抬手、摆臂,到配合节奏的蹦跳,队员们分解每一个动作,耐心纠正姿势。孩子们跟着口令舞动,手臂也随着音乐摆动,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肢体表达的乐趣。

诗词与笔墨:字里行间的红色情怀
红色文化课上,队员们将《七律.长征》的鉴赏与练字结合,在安静的书写环境中,让孩子们感受文字与精神的双重力量。通过红军过雪山、渡赤水的故事,解读“五岭逶迤腾细浪”的豪迈,眼神里满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佩。随后,队员们示范握笔姿势与横平竖直的笔法,手把手纠正“笔画歪斜”、“结构松散”等问题。孩子们握着铅笔,既体会了汉字的方正之美,也悄悄将长征精神记在了心里。

趣味互动:桃花朵朵开游戏
室外游戏时间,“桃花朵朵开”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围成圆圈奔跑,听到“开几朵”的指令后,迅速按数字抱在一起。有人反应稍慢,眉宇间带着几分思索的急切;有人精准组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也在游戏中学会了快速反应与团队协作。

支教同学在传递红色精神的过程中,于课堂互动里锤炼能力,在红色故事讲解中厚植情怀,自身成长力量与信念担当同步提升。本次活动既以实践强化了学院红色精神的育人实效,也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平台,更推动学院在“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融合上迈出坚实一步,丰富了育人内涵。
心得感悟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革命诗词课上,当“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字句从稚嫩的嗓音里涌出,这些曾在课本上略显沉重的文字,正通过我们的讲述,在孩子们心里播下小小的种子。这一天,我们教给他们技能与知识,他们用最本真的热情,教会我们教育的真谛——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奔赴与成长。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苗馨月
第四天的支教时光,在红韵墨香与欢声笑语中流淌而过。“桃花朵朵开”的游戏中的拥抱,踢毽子时飞扬的衣角,更藏着最简单的快乐。孩子们用纯粹告诉我:长征精神不止于苦难与坚韧,更在代代相传的朝气里。这一天,我们都成了精神的传承人,也成了彼此的光。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单羿君
编辑:张恒源
拍摄:张子涵
初审:徐超
复审:焦丽鹃
终审:胡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