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动态 > 正文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研讨主题党日活动情况报告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4-24 】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引导学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4月24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组织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研讨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特点,推动学院教师将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一、精心部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学习研讨活动,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学习目标、内容与流程。活动伊始,学院党委书记胡义忠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全体教师要以此次党日活动为契机,深刻领会准则内涵,切实增强遵守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学院通过微信工作群等平台,推送准则相关学习资料,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元形式,深化学习研讨成效

(一)专题领学,把握准则要义

教师支部书记进行专题领学,围绕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结合高校教师工作实际,从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通过丰富的案例剖析,生动阐释了准则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和指引作用,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准则的核心要义,使教师们对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分组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在专题领学后,全体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分组研讨。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围绕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十项准则展开热烈讨论。在古代文学教研室的研讨会上,教师们提出要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正是对“传播优秀文化” 准则的积极践行;历史教研室的教师们则表示,要在学术研究中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守学术道德,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这体现了对 “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 准则的深刻理解。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畅所欲言,积极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准则的理解与认同。

(三)经验分享,促进共同提升

活动设置了经验分享环节,邀请学院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师代表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和践行准则的心得体会。优秀教师代表姜学科讲述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成长,通过耐心的指导和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树立信心的经历,展现了“关心爱护学生” 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这些真实感人的案例引发了教师们的强烈共鸣,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激励大家以先进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

三、学用结合,推动准则落地生根

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学院将准则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科研活动等环节中融入准则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们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

四、活动成效与意义

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对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准则为行动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此次活动也为学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推动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未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将持续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学习与实践,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师德培训、监督考核等活动,不断巩固学习成果,引导教师将准则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撰稿:刘冠群

初审:徐超

复审:焦丽鹃

终审:胡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