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理论学习 > 正文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党员赴焦裕禄纪念馆开展廉政教育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6-27 】

为持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建设,推动全体党员永葆政治本色、践行初心使命,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于新时代事业发展,根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关要求,6月26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党员赴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开展廉政教育。

焦裕禄纪念馆是山东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的精神高地。师生党员先后参观焦裕禄生平事迹展与焦裕禄故居,生平事迹展由“家乡沃土,育英铸魂”、“栉风沐雨,百炼成钢”、“人民公仆,光辉榜样”、“时代楷模,精神永恒”四部分组成,通过历史档案、图画、实物,以及投影等新技术手段,系统性呈现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与心路历程。之后前往焦裕禄故居,沉浸式体验了焦裕禄青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

从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坚守,到新时代党员干部传承的清廉品格,红色精神的火炬始终照亮前行之路。焦裕禄精神,不仅是一座镌刻着奉献与坚守的精神丰碑,更是激励无数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它跨越时代,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学院师生党员将接过先辈的精神旗帜,以科学求实之姿破解发展难题,以迎难而上之勇应对时代挑战。将廉洁教育化作行动自觉,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弘扬正气的火种,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奋斗者的清廉答卷,让焦裕禄精神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化风成俗是新时代改进作风的方向所指,绝非朝夕之功,关键在于坚持久久为功。学校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师生党员参观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与焦裕禄精神主题展”,大家重温焦裕禄同志起草制定的“干部十不准”——从“不准用国家的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到“不准搞特殊化”等朴实条文,既反映出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纪律要求,也在新时代作风建设中显现出历久弥新的价值,焦裕禄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成之一,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下一步学院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反“四风”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史学院力量。

编辑:张恒源

拍摄:张子涵

初审:徐超

复审:焦丽鹃

终审:胡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