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9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两位新入职教师廖妙清博士、王超群博士分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和文化遗产专业学生作学术报告,分享本人的求学经历、学术研究成果。
廖妙清博士的报告主题为“晚明古典主义的交锋:邢侗与董其昌的书画交游与文艺互动”。她指出,晚明时期新兴的社会群体登上历史舞台,赋予了文人、文艺与文学独特的历史底色。她从邢侗与董其昌两位晚明文艺精英的生平简介、书法成就以及艺术贡献等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二人在书画艺术上交游的故事。邢侗与董其昌在思想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实现了求同存异,共同提升了自己的书法造诣,最终在晚明时期的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超群博士的报告主题为“微观史方法与中国历史研究”。王超群博士认为,微观史的诞生既是对传统整体史学的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回应。她重点介绍了金兹伯格《奶酪与蛆虫》等经典研究,通过16世纪磨坊主梅诺基奥的个案,生动展示了微观史“以小见大”的研究路径。随后,她引用多斯《碎片化的历史学》中的观点,指出随着研究对象的碎片化,历史学面临的挑战与危机,引发同学们对于历史研究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深入思考。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记录。在互动环节中,大家围绕个人的学习思考、论文写作、实践案例等踊跃提问,两位老师分别逐一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活跃。
此次讲座搭建了师生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未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将继续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推动学院优良学风、教风建设,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邓嘉祺、张毅娜
摄影:刘政宇、张子涵
一审:徐超
二审:朱振华
三审:张文哲